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點擊數:3953 更新時間:2017-05-21 23:53:34 來源: 廈門生活、逛路島_逛鷺島-返回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集美原是福建省東南沿海的一個小漁村,由天馬山發脈蜿蜒而下,分布七個小山丘,直至陸地的末尾,因此有稱“盡尾”的。它又在潯江的末端,故清時又稱“潯尾”集美與高崎對峙隔海的這條港稱為“潯尾港”。人們把此地冠以雅稱,叫“七星墜地”。

在此地,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但大多已被我們漸漸遺忘。閩南童玩、答嘴鼓、嘉庚瓦制作工藝、馬鑾有應信俗等等都已成功申請了集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些都是隸屬于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需要更多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不是被遺忘......

所以「集美旅游」特別策劃了這個欄目,請您一起和小SHUI去探尋,去追溯,深入認識這個不該被遺忘的「人文集美」。(每周六推出~)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今天我們來介紹集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集美杏濱馬鑾有應公信俗,位于廈門市集美區杏濱街道的馬鑾村,有一座遠近聞名的神廟:「嶼仔尾宮」,也稱「有應公庵」,始建于明朝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是為了紀念明代當地抗倭英雄周彝訓父子而建。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先來認識有應宮

馬鑾社區居委會出發,不到5分鐘的車程,香煙繚繞之中,廟宇裝飾精美的屋脊和燕尾檐劃過天際,西濱路169號便是有應宮所在。較于其他宮廟,有應宮最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其廟宇中供奉的并不是塑像,而是一座墳墓,只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嶼仔尾公」四個大字。文史專家李啟宇坦言,這在廈門所有的宮廟中是獨一無二的。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有應公的信仰,由來已久,至今,有應公信俗已有五百六十八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有應宮始建于公元1449年。 1994年,因廟前新建公路,為使有應公信俗得以保護和傳承,馬鑾社區共同舉薦杜成變等三十五人組成新一屆理事會,對有應公庵進行修繕并擴建,作為后人紀念的場所。而后,又經過三次修繕。不管是從其規模抑或是旺盛的香火,不難發現,村民對此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重建后的有應宮,在原址基礎上重新建筑面積達7000平方米,前后兩落,內有小亭、樓閣、青石芳名碑、翠柏、古松等。在正堂正中間有一方牌匾,“有求必應”四個大字赫然顯著。仔細端詳,只見有應宮內那些精美華麗的裝飾工藝著實讓人驚艷,木雕、磚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構件上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有應宮的歷史傳說

說起有應宮,可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傳說。
同安縣志載:
郊區積善里地處沿海,明代常受倭患,當時朝廷腐敗無能,但地方官兵及受難之民眾,皆能同仇敵愾誓保家鄉。正統十四年,海寇騷擾積善里窯山鄉,里人周彝訓組織鄉民眾奮起抵抗,戰斗中馬陷嶼仔尾海灘,其子沖入敵陣營救,父子同時陣亡。而后其遺體漂到馬鑾海邊的小島“嶼仔”。見狀,雖然周彝訓并非本鄉人,而馬鑾村村民十分熱心,并為其英勇事跡所感,“施地一穴”,將其父子合葬于嶼仔尾,并立“嶼仔尾公”墓碑一方。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以往在封建時代,地域隔閡十分嚴重,要出面打撈異鄉人遺體,并無代價施舍土地給予安葬,此舉沒有得到多數村民的認可,是沒法實現的。“文革”時期,“嶼仔尾公”的墓遭破壞,多虧村民有心,將暴露的遺骨裝甕掩埋。1994年,重葬遺骨于這處“嶼仔尾公古墓”。現在“嶼仔尾公古墓”的位置,正是當年埋葬“嶼仔尾公”的墓壙。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據傳說,過去路上沒有電燈,農歷月底,天空沒有月亮,晚歸的漁民四顧茫茫不知東南西北,這時會有一個火球從有應公庵升起,給漁民指明回家的方向。早年,嶼仔尾是海中小島,來往都要乘船,很不方便。不知有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人,把一塊塊石頭丟進小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底,生生鋪出一條高出灘涂的石路。退潮時,人們就可以從這路上去祭奠兩位抗倭烈士。此后即不斷傳出嶼仔尾公顯靈的故事,于是,村民便修建祠堂將其奉為神明。早前討海為生,每次出海前,村民都會前來祭拜祈福,將“有應公”升級為“海神”崇拜。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一諾神壇廟宇,免不了就有一些令人稱奇的故事。1959年大臺風,村里很多地方幾乎都被淹了,魚塘里的魚都進到村里的祖厝,有應宮卻沒漲水,當時馬鑾海堤測量隊工作人員,還特別對宗祠跟有應宮進行測量,發現較于宗祠,有應宮所在為低處。而讓人印象更深刻的是,由于臺風,當時一艘運石頭的大船,被迫靠岸,停在有應宮前方的石頭上,船上三人便到廟里躲避,只是由于風大加上旁邊的樹多,其中兩人便又回到船上,沒想到風向一轉,大船飄走,而留在廟里的那個人卻安然無事。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見證兩岸文緣的有應宮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彝訓逐漸從人們敬仰的英雄變成受崇拜的神。人們祈求他保佑一方平安、風調雨順,據說是有求必應,于是他又被稱為「有應公」,這祠堂,又被稱為「有應公庵」。有應公靈驗無比,遠近馳名,前來進香的游客絡繹不絕,其中不乏臺灣信眾。早前,馬鑾鄉親東渡臺灣帶去了有應公廟香火在臺灣延續。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這些源于海上的民間傳說和民俗文化同屬于“海絲文化”的一部分。以前臺灣民眾從海上過來,到了碼頭看到廟都要上香祭拜。有應公信仰便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傳播開來,成為兩岸共同的文化信仰。除了臺灣,有應公的信眾遍布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等地。每年農歷四月十二至十四是祭祀有應公的日子,人們載歌載舞,以舞龍、舞獅、歌仔戲、木偶戲、宋江陣、武術等形式,向有應公祈福,家家戶戶都要敬備三牲供奉,焚香膜拜。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前來祭祀的各地信眾超過二十萬人次以上。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馬鑾有應公信俗被廈門市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三批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2011年第一屆有應公文化節開始舉辦,四年一屆,已成功舉辦兩屆。不難發現,有應公信仰,架起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紐帶,更是聯結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橋梁。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馬鑾社區,除了有應宮,街頭巷尾還星羅棋布般地豎立著20多座宮廟,有城隍爺廟、鑾美宮、池府王爺廟、天后宮、昭應宮等以及多座祠堂。廟宇之多、香火之旺,可謂當地獨特的人文景觀。

人文集美丨馬鑾公庵歷史長,香火旺,“有求必應”!

這些祠堂廟宇并非只可遠觀,并不遠離人間高高在上,而是坐落在鄉里鄰間的街頭巷尾,日夜與百姓為伴。這里的人,童年時常在祠堂前追逐嬉戲,老來就搬個凳子坐在那里曬太陽、講古、玩牌。

本資訊信息是來自 逛鷺島 小編 通過網絡收集而來的關于廈門最新最熱門的本地資訊。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們網站上分享你的內容,讓大家都知道。
版權聲明,本活動信息隸屬網絡收集而來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清除信息。
【責任編輯:csw8923

大家推薦

留言評價

共有0條評論
重要提示: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 (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修改資料】 來重新設置
商業推廣版塊信息發布免費開放
加入圈子

【點擊這里 - 掃描二維碼加入主題圈子】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爽好舒服使劲添我要视频| 91久久香蕉国产线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在线影院|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害人害己|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带疼痛| 四虎在线最新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t66y最新地址|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 老子影院dy888午夜| 337p人体韩国极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区香蕉精品系列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外一级毛片| 巨大欧美黑人xxxxbbbb| 日韩免费无砖专区2020狼|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下面一进一出视频在线观看 |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91香蕉污视频|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